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饮食与心肌梗死有关系吗

2024.09.10 18:15

饮食与心肌梗死有密切的关系。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心肌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饮食,容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这些都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多的盐分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荷;高脂肪食物会使血脂异常,促使动脉壁上斑块的形成;高糖饮食可引发血糖波动和代谢紊乱,进一步影响血管健康。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不稳定的斑块破裂,就可能引发血栓形成,导致心肌梗死。

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也会对心脏产生不利影响。暴饮暴食会使血液大量流向胃肠道,导致心脏供血相对减少,增加心肌缺血的风险。而过度饮酒不仅会直接损伤心肌细胞,还可能引起血压波动、心律失常等问题,这些都可能成为诱发心肌梗死的因素。同时,饮食不均衡,缺乏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也不利于心血管健康的维护。所以,保持健康合理的饮食对于预防心肌梗死至关重要。应该养成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适量摄入各类营养素,避免不良的饮食行为,从而降低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为心脏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