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肾结晶到底能不能自愈

2024.10.21 14:13

肾结晶有可能自愈。

肾结晶是肾结石的先兆,是尿液中的某些成分在肾脏内形成的微小晶体。如果肾结晶较小,在一些情况下是可以自愈的。人体的泌尿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洁和排泄功能。当肾脏产生足够的尿液时,尿液的冲刷作用能够将肾结晶带出体外。例如,一个人在发现肾结晶后,通过增加饮水量,保证每天摄入充足的水分,使得尿液量增多,尿液对尿路的冲洗能力增强,肾结晶就有可能随着尿液排出,从而实现自愈。

同时,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有助于肾结晶的自愈。减少高草酸食物如菠菜、甜菜等、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的摄入,可以降低尿液中草酸、尿酸等形成结晶的物质的浓度。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肾脏的血液循环,这也有利于肾结晶的排出。不过,如果肾结晶患者本身存在泌尿系统的梗阻、感染或者代谢性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则自愈的可能性会降低,需要针对这些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否则肾结晶可能会逐渐发展为肾结石,带来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所以,对于肾结晶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