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长期便秘应该怎么治

2024.12.29 20:35

长期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建立良好排便习惯、药物治疗、治疗基础疾病来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芹菜、菠菜等、水果香蕉、苹果等、全谷物等。膳食纤维可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喝1500-2000mL的水,可使大便松软,易于排出。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精细加工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便秘。

2.增加运动量:适当运动有助于刺激肠道蠕动。例如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运动可以增强腹部肌肉力量,促进肠道的排空。对于长期久坐的人群,定时起身活动也非常重要,即使是简单的伸展运动也能对肠道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建立良好排便习惯:每天尽量在固定的时间尝试排便,例如早餐后半小时。排便时要专注,避免玩手机、看书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长期坚持这样的习惯,可使身体形成生物钟,到时间就会产生便意。每次排便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5-10分钟以内,避免长时间蹲坐导致肛门直肠疾病加重便秘。

4.药物治疗:如果便秘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如渗透性泻药乳果糖等,可使肠道内水分增加,软化粪便。还有促动力药莫沙必利等,能促进肠道蠕动。但药物治疗不能长期依赖,以免影响肠道正常功能。使用时要严格按照医嘱,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5.治疗基础疾病:某些疾病会导致便秘,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对于这些患者,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至关重要。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补充甲状腺素后,便秘症状可能会得到改善。只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才能有效改善长期便秘的状况。

在改善长期便秘的过程中,不要自行滥用泻药,以免造成肠道功能紊乱。如果便秘伴有腹痛、便血、体重下降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肠道器质性病变。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压力过大也可能影响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