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患克罗恩病要怎么检查

2025.02.05 05:55

克罗恩病的检查包括血液检查、粪便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检测炎症指标、贫血相关指标等。如血沉和C反应蛋白,在克罗恩病活动期往往会升高,能反映疾病的炎症活动程度。白细胞计数可能会因炎症反应而升高。同时,通过检测血红蛋白、血清铁等指标,可判断是否存在贫血,因为长期的肠道病变可能导致慢性失血或营养吸收不良性贫血。

2.粪便检查:粪便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肠道疾病。检测粪便中的潜血,若为阳性,提示肠道可能存在出血情况。检查是否有白细胞、寄生虫卵等,以排除感染性肠炎等疾病。粪便钙卫蛋白检测对克罗恩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有一定意义,其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肠道炎症。

3.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诊断克罗恩病的重要手段。结肠镜可直接观察到结肠和直肠黏膜的病变,如黏膜充血、水肿、溃疡、息肉样改变等。小肠镜则能深入小肠,查看小肠部位的病变情况。在进行内镜检查时,还可同时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

4.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能全面了解肠道及周围组织的情况。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肠道的轮廓、是否存在肠梗阻等情况。CT肠道成像CTE和磁共振肠道成像MRE能清晰地显示肠道壁的增厚、肠腔狭窄、瘘管形成以及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对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范围非常有帮助。

5.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克罗恩病的关键。通过内镜获取病变组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裂隙状溃疡、淋巴细胞聚集等特征性病理改变,这些改变有助于与其他肠道疾病相鉴别。

在进行克罗恩病检查时,患者应提前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症状及用药情况,以便医生能准确判断检查的重点和顺序。检查前需遵循医生的指示做好准备工作,如肠道准备等,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检查过程中若出现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