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跳动频率过快,是什么原因

2025.03.24 17:51

心脏跳动频率过快,医学上称为心动过速,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焦虑等,通常是一过性的,无需过度担心。病理性因素则可能涉及心脏疾病、内分泌失调、药物副作用等,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

心动过速的具体原因多种多样。生理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后、情绪波动或摄入过多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时,心脏为满足身体需求而加快跳动。这种心动过速通常是暂时的,随着身体恢复平静,心率也会逐渐恢复正常。病理性心动过速则可能与心脏本身的问题有关,如心律失常、心肌炎、冠心病等。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低血糖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心率加快。某些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抗抑郁药等,也可能引发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的原因需要结合具体症状和医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出现心动过速时,应注意观察伴随症状。如果心动过速伴有胸痛、呼吸困难、头晕、晕厥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排除心脏疾病的可能。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保持规律作息和健康饮食。对于已知有心脏疾病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人群,应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避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未经训练的人群。如果心动过速频繁发生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尽早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