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肝好后核心抗体又阳性

2025.08.19 16:15

乙型肝炎在经过治疗后,核心抗体阳性通常意味着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并产生了免疫反应。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尤其是在经过抗病毒治疗或自然恢复后,体内可能会出现核心抗体阳性。这并不意味着当前仍然存在病毒感染,而是表明曾经接触过病毒并产生了相应的免疫反应。

在乙肝感染过程中,体内会产生多种抗体,核心抗体抗-HBc是其中之一。核心抗体的阳性结果通常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可能是急性或慢性感染的结果。在急性乙肝感染后,通常会出现表面抗体抗-HBs和核心抗体的阳性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抗体的出现意味着感染的清除和免疫的建立。而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核心抗体可能持续存在,即使表面抗体未必阳性。核心抗体阳性并不意味着当前仍在感染状态,而是反映了过去的感染经历。

在面对核心抗体阳性的情况时,需注意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病毒载量,以确保没有复发或慢性病情的加重。定期检查可以帮助及时发现潜在的肝脏问题,尤其是在有肝炎家族史或其他风险因素的情况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酗酒等,有助于维护肝脏健康。对于已经康复的乙肝患者,定期复查是必要的,尤其是在有症状或肝功能异常时,应及时就医。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保持与医生的沟通,能够更好地管理健康风险,确保肝脏的长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