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应该如何治疗黄疸

2025.01.04 18:50

黄疸的治疗包括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换血疗法、针对病因治疗、中医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光照疗法: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皮肤,使胆红素发生结构异构,从而易于从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一般采用蓝光照射,光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儿的眼睛和会阴部,避免损伤。同时要监测体温、水分平衡等情况,因为光疗可能会引起发热、腹泻等不良反应。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等,可增加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能力。还可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减少肠肝循环,有助于胆红素的排出。另外,对于某些溶血性黄疸,可能会用到免疫球蛋白等药物来抑制溶血反应。但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合理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3.换血疗法:换血疗法主要用于重症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等情况。通过换血可以换出致敏红细胞和血清中的免疫抗体,阻止继续溶血,同时降低胆红素水平。换血疗法是一种有创操作,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在换血前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换血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电解质等指标。

4.针对病因治疗:这是黄疸治疗的根本。例如,对于肝炎引起的黄疸,需要进行抗病毒、保肝等治疗;对于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可能需要手术解除梗阻,如胆管结石可通过内镜下取石或外科手术取石等方式。只有去除病因,黄疸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否则黄疸容易反复。

5.中医治疗:中医在黄疸的治疗上也有一定的方法。例如,中药方剂茵陈蒿汤等对于湿热黄疸有较好的疗效。中医还可采用针灸等疗法辅助治疗。但中医治疗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根据患者的中医辨证结果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同时要注意中药的质量、炮制方法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

黄疸患者在治疗期间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劳累。饮食方面,根据黄疸的病因适当调整,如肝炎患者应避免饮酒和摄入过多油腻食物;新生儿黄疸如果是母乳喂养,可能需要根据情况调整喂养方式。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胆红素等相关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