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慢性心力衰竭需要做哪些治疗

2024.10.12 11:00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心脏康复和定期随访。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是基础,主要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或ARBs、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利尿剂可减轻心脏负担,降低水肿;ACE抑制剂或ARBs可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β受体阻滞剂可减缓心率,降低心脏负荷;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减轻心脏纤维化和心肌损伤。根据患者病情,还可能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等。

2.生活方式调整:患者需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

3.手术治疗:对于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等。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还可考虑心脏移植。

4.心脏康复:心脏康复是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药物治疗、运动训练、心理干预、营养指导等。通过心脏康复,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5.定期随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需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随访内容包括心脏彩超、心电图、血压、心率、肝肾功能等检查。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同时,患者还应加强自我管理,遵循医嘱,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