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生殖支原体是什么

2025.10.11 17:41

生殖支原体是一种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原微生物,属于支原体属,能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这种微生物没有细胞壁,形态多变,对部分抗生素天然耐药,容易在人体泌尿生殖道定植并引发炎症反应。

生殖支原体感染常见于性活跃人群,主要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感染后可能无明显症状,也可能导致尿道炎、宫颈炎等疾病,表现为排尿疼痛、分泌物增多或下腹不适。长期未治疗可能引发盆腔炎、输卵管阻塞,甚至影响生育能力。诊断需通过核酸扩增检测或培养法,但由于培养难度高,临床多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或四环素类抗生素,但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方案。

预防生殖支原体感染的关键是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避孕套可降低传播风险。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导致耐药性。感染者需告知性伴侣共同筛查和治疗,防止反复传播。孕妇感染可能造成不良妊娠结局,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日常注意生殖器卫生,但避免过度清洁破坏菌群平衡。免疫功能低下者更需警惕感染,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抗生素治疗需足疗程,停药后复查确认病原体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