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难产一般分为几种

2025.10.14 15:12

难产通常分为产力异常、产道异常、胎儿异常、精神心理因素、分娩机制异常。具体分析如下:

1.产力异常:产力指子宫收缩力及腹肌膈肌收缩力,是推动分娩的主要动力。若子宫收缩乏力或过强,均可能导致分娩进程受阻。宫缩乏力表现为间隔长、强度弱,无法有效扩张宫颈;宫缩过强则可能引发子宫破裂或胎儿窘迫。协调性宫缩异常与不协调性宫缩异常均需及时干预,如调整体位或药物调节。

2.产道异常:产道包括骨产道与软产道,其狭窄或畸形会阻碍胎儿娩出。骨产道异常如骨盆狭窄、倾斜度过大;软产道异常如宫颈水肿、阴道隔膜。需通过影像学评估产道条件,必要时选择剖宫产。产道肿瘤或瘢痕组织也可能影响分娩进程,需提前评估风险。

3.胎儿异常:胎儿大小、胎位或畸形可能导致难产。巨大儿或胎头过大易卡滞产道;臀位、横位等异常胎位需手法矫正或手术干预。多胎妊娠增加产程复杂性,胎儿畸形如脑积水可能阻塞产道。动态监测胎心及超声检查对决策至关重要。

4.精神心理因素:过度紧张或恐惧可能抑制宫缩,延长产程。焦虑导致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减弱子宫收缩力。心理疏导及分娩镇痛可缓解紧张,促进自然分娩。家庭支持与医护沟通能显著改善产妇配合度。

5.分娩机制异常:指胎儿娩出时适应产道的动作受阻,如胎头俯屈不良或内旋转障碍。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需手法旋转胎头,必要时器械助产。产程中密切观察胎头下降速度,避免产道损伤或胎儿缺氧。

分娩过程中需动态评估母婴状态,结合产程进展灵活调整方案。避免盲目使用催产药物,重视产妇主诉及体征变化。及时识别高危因素,必要时转剖宫产以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