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肝炎可以通过怎么方式检查出来

2025.08.27 08:30

肝炎可以通过血液检测肝功能指标、影像学检查观察肝脏形态、肝组织活检明确病理变化、病毒学检测识别病原体类型、尿液检测辅助判断胆红素代谢。具体分析如下:

1.血液检测肝功能指标:通过抽取静脉血分析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能够直接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及肝脏合成功能。转氨酶升高常提示肝细胞炎症或坏死,胆红素异常可能伴随胆汁淤积,白蛋白降低则说明肝脏合成能力下降。不同肝炎类型可能导致特定指标变化,如急性肝炎以转氨酶显著升高为主。

2.影像学检查观察肝脏形态:超声、CT或磁共振可直观显示肝脏大小、质地及血流情况。慢性肝炎可能出现肝脏表面粗糙、体积缩小或门静脉增宽,肝硬化时可见结节状改变。影像学还能发现并发症如腹水或脾肿大,对判断病情进展有重要价值。

3.肝组织活检明确病理变化:通过穿刺获取少量肝组织进行显微镜检查,可准确评估炎症活动度、纤维化分期及是否存在癌变。病理结果能区分病毒性肝炎与非病毒性肝炎,指导治疗方案选择。该检查虽为有创操作,但对疑难病例的诊断具有不可替代性。

4.病毒学检测识别病原体类型:针对病毒性肝炎,需检测特定抗原抗体或核酸。例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提示现症感染,丙型肝炎抗体阳性需进一步确认病毒载量。不同病毒标志物组合可区分急慢性感染、既往感染或免疫状态,为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

5.尿液检测辅助判断胆红素代谢:尿胆红素阳性提示血液中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胆汁排泄受阻或肝细胞损伤。尿胆原异常可能反映溶血或肝脏处理能力下降。该检查简便快捷,常作为初步筛查手段之一。

肝炎检查需根据症状和病史选择合适方法,部分项目可能存在禁忌或误差。多次复查可减少偶然性,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更可靠。检查前应避免饮酒或服用影响肝功能的药物,确保结果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