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叫流出道室早

2025.03.05 16:30

流出道室早,全称为流出道室性早搏,是一种起源于心脏流出道部位的室性早搏。心脏的流出道主要包括右心室流出道和左心室流出道,这些区域是心脏电活动异常时容易发生早搏的部位。流出道室早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表现为心脏在正常节律之外提前出现一次或多次心室收缩,通常在心电图上可以观察到异常的QRS波群。

流出道室早的发生机制与心脏电活动的异常有关。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电活动由窦房结发起,经过心房、房室结、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最终传导至心室,引起心室的规律收缩。当心脏流出道区域的某些心肌细胞出现异常电活动时,可能会提前触发心室的收缩,形成室性早搏。流出道室早的病因多样,可能与心脏结构异常、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诱因,属于特发性室早。

流出道室早的症状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晕厥或心功能不全。诊断流出道室早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可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以评估早搏的频率和形态。治疗方面,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建议改善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对于症状明显或早搏频繁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进行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治疗。

流出道室早虽然常见,但并非所有早搏都需要治疗。患者应避免过度紧张,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明显症状或早搏频率增加,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减少早搏的发生。对于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以降低心律失常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