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液变成茶色是怎么回事

2025.01.02 14:38

尿液变成茶色可能是由于饮水过少、药物影响、食物影响、泌尿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等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饮水过少:当身体缺水时,肾脏会对尿液进行重吸收,使得尿液浓缩,颜色变深呈茶色。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生理现象。病因主要是水分摄入不足,比如长时间未饮水或者大量出汗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只要及时补充水分,尿液颜色通常会恢复正常。

2.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尿液变色。例如利福平,这是一种抗结核药物。服用后,药物成分经肾脏排泄,会使尿液呈现茶色。这是药物的正常代谢反应。在停止服用相关药物后,尿液颜色会逐渐恢复正常。

3.食物影响:食用大量特定食物可能影响尿液颜色。像大量食用蚕豆后,蚕豆中的某些成分在体内代谢后可能使尿液变为茶色。这是食物代谢的结果。停止食用相关食物后,尿液颜色会改变回来。

4.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等疾病可能导致尿液茶色。以泌尿系统感染为例,细菌感染尿路,引发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尿路黏膜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使尿液变色。患者需要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

5.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排出,会进入尿液,使尿液呈现茶色。这是肝脏功能受损的表现。需要针对肝脏疾病进行系统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关注自己尿液的颜色变化。如果尿液颜色持续异常且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腹痛、黄疸等,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