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溶血症一般在什么年龄段发病

2025.09.10 17:09

溶血症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新生儿期最为常见,尤其是出生后24小时内。成人也可能因自身免疫性疾病、输血反应或药物诱发等因素发病,但相对较少见。

新生儿溶血症主要与母婴血型不合有关,如Rh阴性母亲怀Rh阳性胎儿,或ABO血型不合。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后,母体产生抗体,通过胎盘攻击胎儿红细胞,导致溶血。早发型可在出生后迅速出现黄疸、贫血,严重者可能引发核黄疸或心力衰竭。成人溶血症通常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感染、药物或毒素暴露有关,症状包括乏力、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病程相对缓慢但可能反复发作。

预防新生儿溶血症需重视产前检查,尤其是血型抗体筛查。Rh阴性孕妇可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阻断抗体产生。出生后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必要时采用光疗或换血治疗。成人患者需避免诱发因素,如特定药物或感染,确诊后需根据病因进行免疫抑制或输血支持治疗。无论何种类型,早期诊断和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