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牙龈出血应该如何检查治疗

2025.04.11 09:14

牙龈出血应通过口腔检查、血液检查、牙周探诊、影像学检查和病史询问进行综合评估,具体分析如下:

1.口腔检查:通过肉眼观察牙龈的颜色、形态和质地,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或病变。检查时需注意牙龈是否红肿、出血点分布情况以及牙齿表面是否有牙菌斑或牙石。口腔检查是诊断牙龈出血的第一步,能够帮助医生快速了解口腔健康状况。

2.血液检查:通过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排除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引起的牙龈出血。血液检查能够提供全面的生理指标,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全身性健康问题。

3.牙周探诊:使用牙周探针测量牙龈沟深度,评估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探诊时需注意牙龈沟深度、出血情况以及牙周袋的形成。牙周探诊是诊断牙周炎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医生了解牙周组织的损伤程度。

4.影像学检查:通过X光片或CT扫描,观察牙槽骨和牙根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牙周炎或牙槽骨吸收。影像学检查能够提供详细的骨骼结构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更精确的治疗方案。

5.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既往病史和家族史,帮助判断牙龈出血的可能原因。病史询问是诊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

牙龈出血的治疗应根据具体病因制定个性化方案,包括改善口腔卫生、调整饮食习惯、药物治疗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定期复查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牙龈出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