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慢性肠炎需要注意什么

2025.02.10 17:35

慢性肠炎患者需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腹部着凉、保持良好的情绪、适度运动、定期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结构:慢性肠炎患者的肠道较为脆弱,饮食上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肠道黏膜,加重炎症。要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像米粥、面条等。同时,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但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引起肠道不适。还应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避免食用不洁食物或变质食物。

2.避免腹部着凉:腹部着凉可能会引起肠道痉挛,加重慢性肠炎的症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腹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是在季节交替和夜间睡眠时,更要特别注意。夜间睡觉时可盖好被子,避免肚子暴露在外。在空调房间里,不要让空调直吹腹部,可适当增添衣物或使用薄毯覆盖腹部。

3.保持良好的情绪:情绪对肠道功能有重要的影响。长期的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加重慢性肠炎的病情。患者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散步等方式来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同时,家人和朋友也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对慢性肠炎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患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强度应适中,避免过度劳累。散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运动方式,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每天坚持散步一段时间,能够增强肠道的活力。但要注意运动的时间和环境,避免在饭后立即运动,也不要在寒冷或炎热的环境中过度运动。

5.定期复查:慢性肠炎是一种病程较长的疾病,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医生可以根据复查的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包括大便常规、肠镜等检查项目。通过定期复查,能够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病情变化,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慢性肠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综合注意以上各个方面,从饮食、生活习惯、情绪调节等多方面入手,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