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怎么做

2025.08.11 14:18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诊断需关注头痛管理、生命体征监测、预防再出血、并发症预防、心理支持。具体分析如下:

1.头痛管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常伴随剧烈头痛,护理重点在于评估疼痛程度与性质,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出血的药物。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记录头痛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2.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指标,血压过高可能诱发再出血,需控制在合理范围。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警惕脑疝等危急征象。记录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因颅内压波动加重病情。

3.预防再出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诱发因素。指导患者避免突然起身或剧烈咳嗽,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护理操作需轻柔,减少不必要的搬动。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监测凝血功能,评估再出血风险。

4.并发症预防:重点关注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压疮。监测神经系统症状,如出现肢体无力或意识恶化,及时报告处理。早期康复干预可减少功能障碍。

5.心理支持: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情绪,需耐心解释病情与治疗措施,减轻心理负担。鼓励家属参与护理,提供情感支持。避免负面语言刺激,引导患者保持稳定情绪,配合治疗。

护理过程中需严格遵医嘱执行治疗方案,观察病情变化细节,及时与医疗团队沟通。保持环境安全舒适,避免不良刺激。饮食以易消化、低盐低脂为主,控制液体摄入量。康复阶段需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