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出现尿少现象怎么办

2024.10.28 17:49

出现尿少现象需要引起重视并积极应对。

尿少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首先,身体缺水是较为常见的因素。如果摄入的水分过少,例如在炎热环境中长时间未补充水分,或者因为疾病导致无法正常饮水,肾脏为了维持身体的基本代谢平衡,会减少尿液的生成。其次,一些疾病也会导致尿少,像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肾衰竭等,肾脏的滤过功能受损,无法正常地将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泌尿系统的梗阻也会造成尿少,例如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结石堵塞输尿管或者尿道等情况,尿液排出的通路受阻,从而出现尿少现象。

从身体的生理机制来看,正常情况下,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等一系列复杂过程来调节尿液的生成量。当身体缺水时,肾脏会对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进行调整,使得更多的水分被重吸收回血液中,以保证身体重要器官的水分供应,这就导致了尿液减少。而在疾病状态下,肾脏的正常结构或者功能遭到破坏,如肾小球的滤过膜受损,血液中的蛋白质等物质漏出,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进而影响尿液的生成。泌尿系统梗阻时,尿液无法顺利通过梗阻部位,会在梗阻上方的泌尿系统内积聚,导致肾脏内的压力变化,进一步影响肾脏的正常泌尿功能,最终出现尿少。如果发现尿少现象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水肿、乏力、恶心等其他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检查,如肾功能检查、泌尿系统超声等,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