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梗死的护理要注意什么

2025.08.01 08:56

脑梗死的护理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合理控制饮食与水分摄入、重视早期康复训练。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异常。定期测量并记录血压,避免过高或过低加重脑缺血。观察瞳孔变化及意识状态,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或病情恶化。体温升高需物理降温,防止代谢消耗增加。心律失常可能提示脑干受累,需紧急处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脑梗死患者常因吞咽困难或意识障碍导致误吸。抬高床头30度减少反流风险。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必要时使用吸痰设备。缺氧会加重脑损伤,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给予氧气支持。出现呼吸衰竭需考虑机械通气。

3.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易引发压疮,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使用减压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肢体活动受限时需被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深静脉血栓预防可通过弹力袜或药物抗凝,观察下肢肿胀疼痛症状。

4.合理控制饮食与水分摄入:吞咽障碍患者需鼻饲流食,避免呛咳引发肺炎。饮食以低盐、低脂、高纤维为主,控制血糖血脂。每日水分摄入均衡,脱水加重血液黏稠度,过量则增加心脏负荷。记录出入量,维持电解质平衡。

5.重视早期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肢体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从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训练,结合平衡与步态练习。语言障碍者需进行发音训练。康复过程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护理过程中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方案,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学习基础护理技能。定期复查影像学及实验室指标,动态评估神经功能恢复进展。心理支持不可忽视,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