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严重心肌缺血是什么原因

2024.10.12 11:00

严重心肌缺血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痉挛、心肌耗氧量增加、心动过速、低血压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严重心肌缺血最常见的原因。当冠状动脉内形成粥样斑块,使血管狭窄、阻塞,血流减少,无法满足心肌的血液需求,从而引发心肌缺血。斑块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遗传等。这些因素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使脂质在血管壁内沉积,逐渐形成粥样斑块。随着斑块的增大和不稳定,容易破裂导致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血管阻塞。

2.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痉挛指冠状动脉发生一过性收缩,引起血管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痉挛的发生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吸烟、酗酒、情绪激动等因素有关。痉挛可单独发生,也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使心肌缺血程度加重。

3.心肌耗氧量增加:当心肌的耗氧量超过冠状动脉所能提供的血液供应时,会出现心肌缺血。常见于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发热等情况。这些因素会导致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从而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如果冠状动脉不能相应地增加供血,就会引起心肌缺血。

4.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时,心脏跳动过快,舒张期明显缩短,冠状动脉的灌注时间减少,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常见的心动过速原因包括心律失常、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长期的心动过速会使心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血液供应,容易引发心肌缺血甚至心力衰竭。

5.低血压:低血压状态下,冠状动脉灌注压降低,血流减少,可导致心肌缺血。低血压可能由失血、脱水、感染、过敏等原因引起。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导致血压下降,进而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

严重心肌缺血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存在心肌缺血风险的人群,应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定期进行体检和心血管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心肌缺血,预防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