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什么是产科休克

2025.04.10 08:07

产科休克是指在妊娠、分娩或产后期间,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循环功能障碍,进而引发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缺氧的严重病理状态。产科休克是一种危及母婴生命的急症,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以避免严重后果。

产科休克的常见原因包括大出血、感染、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脏功能不全等。其中,大出血是最常见的原因,可能由胎盘早剥、子宫破裂、产后子宫收缩乏力等引起。感染性休克通常由产褥感染或败血症引发,羊水栓塞则是由于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导致急性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能发展为子痫,引发全身血管痉挛和器官功能障碍。产科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涉及血容量不足、血管阻力改变、心脏功能受损等多方面因素。早期症状可能包括面色苍白、出汗、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尿量减少、呼吸急促等严重表现。

在处理产科休克时,首要任务是迅速识别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对于出血性休克,应立即止血并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进行输血。感染性休克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纠正循环功能障碍。羊水栓塞的处理较为复杂,可能需要机械通气和循环支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引起的休克需控制血压,预防子痫发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实验室指标至关重要。预防产科休克的发生同样重要,包括规范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危因素、提高分娩过程中的医疗质量等。通过综合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产科休克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