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诊断内脏利什曼病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2025.10.09 17:12

诊断内脏利什曼病最常用的方法是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查相结合。血清学检测如rK39免疫层析试纸条法因其快速、简便且灵敏度高,成为临床首选筛查手段。病原学检查则通过骨髓、脾脏或淋巴结穿刺获取样本,直接镜检或培养检出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是确诊的金标准。

血清学检测中,rK39试纸条法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针对利什曼原虫K39抗原的抗体,可在15分钟内获得结果,适用于基层医疗场景。其他血清学方法包括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但操作复杂且需实验室支持。病原学检查中,骨髓穿刺最常用,安全性较高;脾脏穿刺检出率最高95%以上,但出血风险较大,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可提高检测灵敏度,尤其适用于免疫抑制或血清学结果存疑的病例。

开展诊断时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如疫区居住或旅行史及临床表现长期发热、肝脾肿大等。血清学检测可能出现假阳性如结核病、疟疾等交叉反应,需结合病原学确认。穿刺操作需无菌规范,脾脏穿刺后需密切监测出血征象。免疫抑制患者可能出现抗体阴性,应优先选择病原学或分子检测。早期诊断对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疑似病例应及时转诊至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