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急性肝损伤应该怎么治疗

2025.01.15 16:18

急性肝损伤的治疗应包括及时去除病因、支持性治疗、药物治疗、监测肝功能及并发症的管理、营养支持。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去除病因:急性肝损伤的首要步骤是识别并去除病因,例如停止使用可能导致肝损伤的药物、避免酒精摄入、处理感染等。对于药物引起的肝损伤,需立即停药,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解毒处理。对于病毒性肝炎,需根据病原体类型进行抗病毒治疗。去除病因能够有效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的恢复。

2.支持性治疗:支持性治疗是急性肝损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控制出血等。患者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需通过静脉补液来维持体液平衡。同时,监测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稳定,避免因并发症导致的进一步损伤。

3.药物治疗:在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中,某些药物可以帮助保护肝细胞,促进肝功能恢复。例如,使用肝脏保护剂如水飞蓟素、甘草酸等,能够减轻肝细胞的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针对特定病因的药物治疗也非常重要,如抗病毒药物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

4.监测肝功能及并发症的管理: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如ALT、AST、胆红素等能够帮助医生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同时,需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肝衰竭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通过监测和管理并发症,可以有效降低急性肝损伤的死亡率。

5.营养支持:营养支持对于急性肝损伤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患者应根据病情需要,合理补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素,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适当的营养支持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急性肝损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因素,及时的干预和科学的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