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胰腺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2025.01.11 15:15

胰腺炎需要做血液检查、尿液检查、腹部超声、CT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对于胰腺炎的诊断非常重要。血清淀粉酶在发病数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到高峰,4-5天后逐渐降至正常。血清脂肪酶常在发病后24-72小时开始升高,持续7-10天。还会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能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同时,检测血糖、血钙等指标也很有意义,高血糖可能与胰岛细胞破坏有关,低血钙可能提示病情严重。

2.尿液检查:尿液淀粉酶也会升高,一般在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且下降缓慢。通过检测尿液淀粉酶,可以辅助诊断胰腺炎。同时,尿液检查还可以观察尿比重、尿酮体等指标,了解患者的肾脏功能和代谢状态。如果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等情况,也会在尿液检查结果中有所体现,对于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腹部超声:腹部超声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胰腺的形态、大小以及是否存在肿胀。还能发现胰腺周围是否有积液,对于判断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帮助。超声检查还可以观察胆囊、胆管的情况,因为胆石症是胰腺炎的常见病因之一,通过超声能够发现胆囊结石、胆管扩张等异常情况,有助于明确病因并指导后续治疗。

4.CT检查:CT检查在胰腺炎的诊断和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准确地显示胰腺的炎症范围、是否存在坏死以及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对于判断胰腺炎是轻型还是重型非常关键。在CT图像上,可以看到胰腺实质的密度变化,如水肿型胰腺炎表现为胰腺弥漫性增大、密度减低;坏死性胰腺炎则可见胰腺内有低密度的坏死区域。同时,CT还能发现胰腺周围的渗出、积液以及是否合并腹腔其他脏器的病变。

5.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检查对于胰腺炎的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可以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对胰腺的形态、结构显示清晰。特别是在鉴别胰腺的炎性肿块与胰腺癌方面有独特的优势。MRI的胰胆管造影MRCP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胆管和胰管的形态,有助于发现胆胰管的异常,如胆管结石、胰管狭窄等病因。对于一些对造影剂过敏不能进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MRI检查是一种很好的替代方法。

在进行这些检查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安排,检查前可能需要禁食、禁水一定时间,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如果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应告知医生,因为有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检查过程中要保持放松,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