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滴虫性尿道炎怎么检查

2025.10.30 07:12

滴虫性尿道炎的检查方法包括尿液常规检查、尿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滴虫培养、核酸检测以及尿道镜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尿液常规检查:通过收集晨起第一次排尿的中段尿液进行化验,观察尿液中是否存在白细胞增多或脓细胞,这些指标可能提示尿道存在炎症反应。虽然尿液常规无法直接检测滴虫,但可以为诊断提供辅助依据。检查前需清洁外阴,避免污染样本影响结果准确性。

2.尿道分泌物涂片镜检:用无菌棉签采集尿道口分泌物后,立即置于载玻片上用生理盐水稀释,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活动的滴虫。该方法操作简便且快速,但检出率受样本新鲜度影响较大,需在取样后10分钟内完成检测以避免滴虫失去活动性。

3.滴虫培养:将分泌物或尿液样本接种于特殊培养基中,在37℃环境下培养48小时。培养法能提高滴虫检出率,尤其适用于症状典型但涂片阴性的情况。由于滴虫对环境敏感,样本需在采集后2小时内送检并保持适宜温度。

4.核酸检测: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样本中滴虫的特异性基因片段,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该方法可识别微量病原体,对无症状感染或混合感染有重要诊断价值,但需在具备条件的实验室进行。

5.尿道镜检查: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尿道黏膜病变情况,可见黏膜充血水肿及特征性草莓样改变。该检查能评估炎症程度并排除其他尿道疾病,但属于侵入性操作,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确诊时采用。

检查前3天应避免性生活及使用阴道药物。采集样本时需严格消毒防止污染,不同检查项目对禁食禁水有不同要求需提前了解。部分检查可能引起短暂不适属正常现象,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出血需及时就医。所有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避免自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