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出血水肿期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5.09.30 16:08

脑出血水肿期是病情发展的关键阶段,需密切观察并采取科学措施控制病情。此阶段因血肿压迫及炎性反应导致脑组织水肿,可能引发颅内压升高,严重时危及生命,因此规范管理尤为重要。

脑水肿通常在出血后24-7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约5-7天。此阶段需通过影像学动态监测血肿及水肿范围变化,结合临床症状评估病情进展。血压管理是核心环节,需将收缩压维持在140-160mmHg之间,避免过高导致再出血或过低影响脑灌注。同时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限制液体入量以防加重水肿,但需确保有效循环血量。对于严重颅内压升高者,可考虑抬高床头、适度镇静或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但需警惕肾功能损伤及电解质紊乱。

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可能升高颅内压的行为。营养支持以肠内营养为主,早期启动可减少并发症。密切监测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警惕脑疝征兆如瞳孔不等大、呼吸节律改变。康复干预需在病情稳定后逐步开展,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预防深静脉血栓及关节挛缩。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避免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家属需配合医护人员,避免情绪激动刺激患者,同时关注长期预后,为后续康复治疗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