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多汗症是怎么引起

2024.11.26 16:05

多汗症可能由遗传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失调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遗传因素:多汗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多汗症患者,其亲属患多汗症的概率相对较高。遗传可能导致汗腺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使得汗腺对刺激的反应更为敏感,从而容易出现多汗现象。

2.疾病因素:某些疾病会引发多汗症。例如感染性疾病,像肺结核患者可能会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是因为结核菌及其毒素刺激了机体的神经系统,影响了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出汗增多。还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机体新陈代谢,进而使身体产热增加,通过出汗来散热。

3.药物因素: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会导致多汗。比如抗抑郁药,这类药物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从而干扰了交感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得汗腺分泌增加。解热镇痛药在发挥退热作用时,会通过调节体温中枢促使身体出汗来散热,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多汗现象。

4.精神因素:当人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状态时,容易引起多汗。是因为精神因素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支配汗腺的分泌,一旦兴奋就会促使汗腺大量分泌汗液。例如在公众场合演讲时,很多人会因为紧张而出汗。

5.内分泌失调: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导致多汗症。例如女性在生理期、孕期或更年期,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在生理期,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变化可能影响体温调节,导致出汗增多;孕期女性身体代谢加快,激素变化也会引起多汗;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出现潮热多汗的症状。

多汗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穿着透气宽松的衣物,减少剧烈运动,这些有助于缓解多汗带来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