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脱水应该怎么办

2025.08.22 16:42

小儿脱水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观察精神状态和尿量、避免高糖或高盐饮食、根据脱水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补液、保持环境温度适宜。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脱水时需优先补充含电解质的液体,如口服补液盐。普通白开水无法有效补充丢失的钠、钾等成分,可能加重电解质紊乱。补液应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引发呕吐。

2.观察精神状态和尿量:脱水程度可通过患儿反应和排尿情况初步判断。精神萎靡、嗜睡或尿量明显减少提示中重度脱水,需尽快就医。轻度脱水时患儿通常清醒,尿量略减,可居家观察并加强补液。

3.避免高糖或高盐饮食:果汁、碳酸饮料含糖过高可能加重腹泻,而汤类或自制盐水比例不当易导致钠摄入过量。应选择专业配方的补液溶液,确保电解质平衡,同时暂停固体食物至症状缓解。

4.根据脱水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补液: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纠正,每次5-10mL,间隔5-10分钟重复。频繁呕吐或无法口服时需静脉输液,避免拖延导致循环衰竭。

5.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高温环境会加速水分流失,应调整室温至22-26℃,减少衣物包裹。发热时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避免因出汗过多加重脱水。

补液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抽搐、持续昏睡或皮肤弹性极差等危急表现,必须立即送医。同时注意记录补液量及排尿时间,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日常预防需重视腹泻或发热时的早期干预,减少脱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