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坐骨骨折后注意事项是什么

2025.09.15 22:25

坐骨骨折后需严格卧床制动避免二次损伤、遵医嘱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保持患肢功能位预防关节僵硬、合理补充营养促进骨骼修复、进行规范康复训练恢复肌肉力量。具体分析如下:

1.严格卧床制动避免二次损伤:坐骨骨折初期需绝对卧床,使用硬板床并配合骨盆固定带限制活动。翻身时需保持躯干整体平移,避免扭转或弯曲腰部导致骨折移位。卧床期间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但严禁坐起或下床负重。

2.遵医嘱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骨折后1周、4周、12周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愈合进度。若出现骨痂形成延迟或移位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复查时需携带既往检查资料对比,医生会根据愈合阶段决定是否逐步解除制动或增加负重训练。

3.保持患肢功能位预防关节僵硬:平躺时患侧下肢需保持外展中立位,膝下垫软枕维持轻度屈曲。避免长期垂足导致跟腱挛缩,可使用足踝支具固定于90度。每日被动活动髋膝关节2-3次,动作需轻柔缓慢,以不引起疼痛为度。

4.合理补充营养促进骨骼修复:每日需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同时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增强成骨能力。多食用深色蔬菜补充维生素K帮助钙沉积。忌烟酒及高盐饮食,避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和钙质吸收效率。

5.进行规范康复训练恢复肌肉力量:拆除固定后需在康复师指导下逐步开展直腿抬高、髋关节外展等抗阻训练。初期训练强度以次日无肌肉酸痛为宜,后期可加入平衡训练改善步态。训练前后需热敷缓解肌肉紧张,严禁跳跃或剧烈扭转动作。

骨折后需关注排便情况,卧床期间易发生便秘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疼痛管理需按阶梯用药,避免长期依赖止痛药物掩盖病情变化。心理调适同样重要,可通过冥想或音乐疗法缓解焦虑情绪。康复过程中出现异常肿胀或发热需立即就医排查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