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中医治疗有哪些

2025.03.07 20:04

动脉粥样硬化中医治疗包括活血化瘀、化痰降浊、益气养阴、疏肝理气、温阳通脉。具体分析如下:

1.活血化瘀:中医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瘀密切相关,治疗上常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通过使用丹参、川芎、红花等药物,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壁的弹性,减少斑块形成。活血化瘀不仅能缓解症状,还能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适用于血瘀明显的患者。

2.化痰降浊:痰浊内阻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病机之一,治疗上注重化痰降浊。常用药物如半夏、陈皮、茯苓等,能够清除体内痰湿,改善血脂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化痰降浊有助于减轻血管负担,适用于痰湿内盛的患者。

3.益气养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常伴有气阴两虚的症状,治疗上采用益气养阴的方法。使用黄芪、党参、麦冬等药物,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硬化进程。益气养阴适用于气阴两虚的患者,有助于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4.疏肝理气:肝气郁结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病因,治疗上注重疏肝理气。常用药物如柴胡、香附、郁金等,能够调节情绪,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管痉挛。疏肝理气适用于肝气郁结的患者,有助于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5.温阳通脉:阳虚寒凝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病机,治疗上采用温阳通脉的方法。使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能够温通经脉,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管阻塞。温阳通脉适用于阳虚寒凝的患者,有助于缓解症状,预防病情加重。

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强调辨证施治。通过调节气血、阴阳、脏腑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管壁的损伤,延缓病情进展。中医治疗不仅关注症状的缓解,更注重病因的消除,通过综合调理,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