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关节退行性病变是什么意思

2024.10.13 00:46

骨关节退行性病变是指由于关节软骨磨损、退变,以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增生等一系列改变而导致的关节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度使用关节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关节软骨逐渐失去弹性和光滑度,变得粗糙、变薄甚至出现缺损。这会导致关节活动时摩擦力增加,引起疼痛、肿胀、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同时,为了应对这种损伤,关节边缘会形成骨赘骨刺,进一步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这种退行性病变常见于膝关节、髋关节、脊柱等部位,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关节退行性病变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肥胖、创伤、遗传、内分泌异常等都可能加速其发展。患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关节不适,随着病情的加重,疼痛会逐渐加剧,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减小。如果不及时治疗和干预,可能会导致关节畸形、残疾。对于该病的治疗,早期主要以休息、保暖、避免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等保守方法为主,同时可配合药物治疗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当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关节置换术等。患者还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骨关节退行性病变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关节疾病,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减少其对生活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