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闭合性脑外伤是怎么回事

2025.09.30 16:08

闭合性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后,脑组织发生损伤,但颅骨保持完整,未出现开放性伤口的情况。这类损伤通常由撞击、跌倒、交通事故或运动伤害引起,外力通过颅骨传递至脑组织,导致脑震荡、脑挫裂伤或颅内出血等病理变化。由于颅腔密闭,损伤后可能伴随颅内压升高,进而影响脑功能。

闭合性脑外伤的严重程度差异较大,轻度表现为短暂意识丧失、头痛或记忆力减退,重度则可能出现持续昏迷、肢体瘫痪甚至生命危险。损伤机制复杂,包括直接冲击、对冲伤受力点对侧脑组织损伤以及旋转力导致的轴索损伤。诊断需结合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及影像学手段,如CT或MRI,以明确损伤范围和类型。早期识别颅内血肿尤为关键,避免延误手术时机。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迟发性症状,需密切观察24-48小时。

发生闭合性脑外伤后,避免随意移动患者颈部,防止加重脊髓损伤。立即就医评估,尤其出现持续呕吐、瞳孔不等大或意识恶化时提示危急情况。恢复期需限制体力活动,保证充分休息,避免二次伤害。认知康复训练对遗留的记忆或注意力障碍有帮助。长期随访监测癫痫、情绪障碍等后遗症,必要时进行药物或心理干预。预防措施包括佩戴头盔、遵守交通规则及加强平衡训练,降低高风险活动中的受伤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