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如何诊断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2025.10.30 07:12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需结合症状评估、直肠指检、前列腺液检查、尿流率测定以及排除其他相似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症状评估:患者可能出现骨盆区域疼痛、排尿异常或性功能障碍等症状。疼痛常位于会阴部、下腹部或睾丸区域,排尿时可能伴随灼热感或尿频。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可视为慢性。需详细记录症状特点、发作频率及加重因素,为诊断提供依据。

2.直肠指检:通过手指触诊前列腺,评估其大小、质地及压痛情况。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可能轻微肿大或触痛,但无显著硬结。检查时需注意与细菌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鉴别,避免误诊。

3.前列腺液检查:按摩前列腺获取分泌物,显微镜下观察白细胞数量及卵磷脂小体分布。白细胞增多提示炎症存在,但需排除细菌感染。若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可支持非细菌性诊断。

4.尿流率测定:通过检测排尿速度和尿流曲线,评估是否存在排尿功能障碍。尿流率降低或中断可能由前列腺炎症引起的尿道梗阻导致。需结合其他检查排除神经源性膀胱或尿道狭窄等疾病。

5.排除其他相似疾病:需与间质性膀胱炎、泌尿系结核或前列腺癌等疾病鉴别。通过影像学检查、膀胱镜或肿瘤标志物检测排除器质性病变,确保诊断准确性。

诊断过程中需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检查,综合多项结果才能明确病情。患者应配合完成所有必要检查,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诊治。保持规律作息、减少辛辣饮食及久坐行为有助于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