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治疗失眠应针灸什么穴位

2025.08.01 08:56

治疗失眠可针灸百会穴、神门穴、三阴交穴、安眠穴、内关穴。具体分析如下:

1.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具有调节脑部气血、安定心神的作用。针灸百会穴可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缓解因气血不足或心神不宁导致的失眠。该穴对轻中度失眠效果显著,常配合其他穴位使用。

2.神门穴:位于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是心经的原穴。针灸神门穴能宁心安神,调节心脏功能,适用于心火亢盛或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操作时需注意针刺深度,避免损伤血管。

3.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针灸三阴交可调和气血、补益肝肾,适用于因肝肾不足或气血亏虚导致的失眠。孕妇慎用此穴。

4.安眠穴:位于耳垂后方凹陷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是治疗失眠的经验穴。针灸安眠穴能直接舒缓神经紧张,改善睡眠质量,尤其适用于长期失眠或神经衰弱者。操作时需轻柔,避免过度刺激。

5.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是心包经的络穴。针灸内关穴可宽胸理气、镇静安神,适用于因情志不畅或胃气不和引起的失眠。该穴对伴随心悸、胸闷的失眠效果较好。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自行施针。体质虚弱或患有严重疾病者应谨慎选择。治疗期间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波动。部分穴位孕妇禁用,需提前告知医师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