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曲霉菌是怎么感染的

2025.04.14 16:14

曲霉菌感染主要通过吸入空气中的孢子、接触受污染的环境、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皮肤伤口暴露以及医疗操作不当等途径传播。具体分析如下:

1.吸入空气中的孢子:曲霉菌孢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尤其在潮湿、发霉的地方。当人体吸入这些孢子时,可能进入呼吸道并引发感染。免疫系统正常的人群通常能够抵御这些孢子,但在某些情况下,如长期暴露于高浓度孢子环境中,仍可能发生感染。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环境干燥、通风良好,并避免接触发霉物品。

2.接触受污染的环境:曲霉菌可以在土壤、腐烂植物、建筑材料等环境中生长。人体直接接触这些受污染的物质,尤其是通过皮肤伤口或黏膜,可能导致感染。从事农业、建筑等职业的人群风险较高。建议在接触可能受污染的物质时,佩戴防护手套和口罩,并注意个人卫生。

3.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人群,如接受化疗、器官移植或患有艾滋病等疾病的患者,更容易感染曲霉菌。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清除入侵的孢子,导致感染扩散。对于这类人群,应特别注意避免接触可能含有曲霉菌的环境,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皮肤伤口暴露:皮肤伤口或烧伤部位直接暴露于含有曲霉菌的环境中,可能导致局部感染。曲霉菌通过伤口进入体内,引发炎症和组织损伤。预防措施包括及时处理伤口,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并避免接触可能受污染的物质。

5.医疗操作不当:在医疗环境中,如手术、插管等操作,若消毒不彻底或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曲霉菌感染。医院内感染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在重症监护室等环境中。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消毒和感染控制措施,确保医疗操作的安全性。

曲霉菌感染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真菌药物,如伏立康唑或两性霉素B,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由医生制定。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控制感染的关键。预防措施在减少感染风险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高风险人群中。通过改善环境卫生、加强个人防护和规范医疗操作,可以有效降低曲霉菌感染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