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光线性角化病是怎么回事

2025.03.18 09:24

光线性角化病是一种由长期紫外线暴露引起的皮肤病变,属于癌前病变的一种。该病主要发生在长期暴露于阳光下的皮肤区域,如面部、耳朵、手背等。光线性角化病的典型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粗糙、鳞屑状的红斑或斑块,有时伴有瘙痒或轻微疼痛。虽然大多数光线性角化病不会发展为皮肤癌,但存在一定的恶变风险,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光线性角化病的发生与紫外线对皮肤细胞的损伤密切相关。紫外线中的UVA和UVB能够穿透皮肤表层,导致DNA损伤和细胞突变。长期累积的紫外线暴露会破坏皮肤细胞的正常功能,促使角化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角化病病变。年龄、皮肤类型、免疫状态等因素也会影响光线性角化病的发生。例如,皮肤较白的人群由于黑色素较少,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较弱,更容易患病。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人群也更容易出现病变。

对于光线性角化病的预防和治疗,首先应注重防晒。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烈阳光下,尤其是在紫外线最强的时段。外出时应使用防晒霜、戴帽子、穿长袖衣物等物理防护措施。对于已经出现病变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选择冷冻治疗、激光治疗、局部药物涂抹或光动力治疗等方法。光线性角化病虽然多为良性病变,但存在恶变风险,因此患者应定期随访,观察病变的变化情况。避免自行使用刺激性药物或工具处理病变,以免加重皮肤损伤或引发感染。通过科学的防护和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光线性角化病的发展,降低皮肤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