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可以治愈吗

2024.11.27 15:55

心肌梗死部分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但也有一定复发风险且可能存在一些心肌功能的残留问题。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严重疾病。在发病早期,如果能及时开通阻塞的血管,例如通过溶栓治疗或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细胞,心肌功能可得到较大程度的恢复,患者有可能达到临床治愈。在后续的恢复过程中,患者需要长期规律服用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以控制病情进展、预防再次梗死。同时,还需要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管理情绪等。即使经过积极治疗,由于心肌细胞不可再生,梗死区域的心肌会被瘢痕组织替代,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整体功能,导致心功能不全等后遗症。患者存在冠状动脉再次发生狭窄或堵塞的风险,所以需要终身进行健康管理。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心肌梗死的治愈不仅是身体症状的消除,还涉及患者整体心血管健康的长期维护。对于一些病情严重、就诊不及时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大面积心肌梗死,导致严重的心功能损害,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这种情况下治愈的难度会大大增加。即使患者存活下来,也可能需要依赖药物、心脏辅助装置甚至心脏移植来维持生命,生活质量也会受到明显影响。心肌梗死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梗死面积大小、治疗时机、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