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射频消融

2024.09.10 18:15

心脏射频消融是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心脏射频消融术通过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从而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较高等优点。对于一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的心律失常患者,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等,射频消融术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律失常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在实际应用中,心脏射频消融术需要在专业的医疗团队操作下进行。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心律失常的类型、发作特点、心脏结构和功能等,以确定是否适合该手术。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借助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如X射线、超声心动图等,精准定位消融靶点。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和随访。尽管心脏射频消融术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也并非适用于所有心律失常患者,且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心脏穿孔、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在决定是否进行该手术时,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同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脏射频消融术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其适应证将进一步扩大,治疗效果也将不断提升,为更多心律失常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