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产后子宫内有血块怎么治疗

2025.04.28 17:44

产后子宫内血块可通过药物治疗促进宫缩排出、中医调理活血化瘀、手法按摩辅助排淤、适当运动帮助恶露排出、严重时手术清宫处理。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促进宫缩排出:产后子宫收缩不良易导致血块滞留,医生常开具缩宫素类药物增强宫缩力度,促使血块随恶露排出。益母草制剂等中成药也能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配合活血成分改善淤积。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过量引发强直性宫缩。

2.中医调理活血化瘀:血块属中医恶露不下范畴,辨证选用生化汤加减,以当归、川芎、桃仁等药材温经散瘀。针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可调和气血,艾灸神阙穴能温通胞宫。需结合体质调整方案,湿热体质慎用温补类药物。

3.手法按摩辅助排淤:专业医师通过子宫底环形按摩刺激收缩,手法由轻到重沿产道方向推压。家属可协助产妇俯卧位轻揉腰骶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按摩需避开剖宫产伤口,出血量突增时立即停止。

4.适当运动帮助恶露排出:产后24小时后逐步进行床上翻身、抬腿等低强度活动,一周后尝试慢走,利用重力加速血块排出。凯格尔运动能强化盆底肌群收缩力,但避免过早进行深蹲等压迫腹腔的动作。

5.严重时手术清宫处理:若血块直径超5厘米或伴随持续发热、大出血,需行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清除残留组织。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监测子宫内膜修复情况,避免宫腔粘连等并发症。

产后血块处理需结合症状严重程度个体化干预,密切观察恶露性状变化,及时就医可有效预防感染与产后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