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血常规哪项看黄疸

2024.12.06 08:16

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这一项可辅助看黄疸。

黄疸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红细胞破坏过多,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当红细胞大量破坏时,血红蛋白被释放出来,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会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从而引发黄疸。例如溶血性黄疸,大量红细胞被破坏,血红蛋白释放后,间接胆红素升高,超出肝脏的代谢能力,就会在体内蓄积表现出黄疸症状。通过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的数值,如果血红蛋白明显降低,同时伴有黄疸的表现,如皮肤和巩膜黄染等,就需要考虑溶血性黄疸这种可能。

在通过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看黄疸时,需要注意这只是初步的辅助判断。因为黄疸的成因较为复杂,除了溶血性黄疸外,还有肝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等类型。肝细胞性黄疸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受损,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梗阻性黄疸是因为胆道梗阻,胆红素排泄不畅而反流进入血液。所以不能仅仅依靠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来确诊黄疸的类型和病因,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肝功能检查看胆红素的具体类型和水平、转氨酶等指标、腹部超声排查是否有胆道梗阻等情况等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