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中医如何治疗脂肪肝

2025.08.24 20:45

中医治疗脂肪肝主要通过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调整饮食起居等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疏肝理气:脂肪肝与肝气郁结密切相关,中医常用柴胡、香附等药物疏肝解郁,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肝脏代谢功能。针灸或推拿配合太冲、期门等穴位,可缓解胁肋胀痛、情绪不畅等症状。

2.健脾化湿:脾虚湿盛是脂肪肝的重要病机,白术、茯苓等健脾药物可增强运化功能,减少痰湿积聚。饮食上避免生冷油腻,适当食用山药、薏苡仁等食材,有助于改善腹胀、乏力等表现。

3.活血化瘀:气血瘀滞可能导致脂肪堆积,丹参、山楂等活血药物可促进肝脏微循环,减轻纤维化倾向。配合适度运动,如太极拳或散步,能够辅助气血畅通。

4.清热利湿:湿热内蕴型脂肪肝需用茵陈、栀子等清热利湿药物,帮助肝脏解毒排浊。避免饮酒及辛辣食物,减少湿热生成,改善口苦、尿黄等症状。

5.调整饮食起居: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是关键,减少高脂高糖摄入,增加粗粮与蔬菜比例。适度运动结合情志调摄,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有助于整体机能恢复。

治疗过程中需结合体质差异辨证施治,避免盲目用药。定期复查肝功能与影像学检查,及时调整方案。保持心态平和,配合长期调理才能取得稳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