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干损伤的后遗症有哪些

2025.08.11 14:18

脑干损伤的后遗症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吞咽与言语障碍、意识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运动功能障碍:脑干损伤可能导致肢体瘫痪或肌张力异常,表现为肌肉僵硬或松弛,协调能力下降。部分情况伴随不自主运动,如震颤或舞蹈样动作。由于脑干是运动传导通路的关键部位,损伤后信号传递受阻,直接影响肢体活动能力。恢复程度取决于损伤范围,严重者可能长期卧床。

2.感觉异常:常见表现为面部或肢体麻木、刺痛感,部分可能出现温度觉或触觉减退。脑干内感觉神经核团受损时,信号传导异常导致感知障碍。少数情况伴随幻听或幻视,与听觉、视觉传导通路受累有关。症状可能单侧或双侧出现,恢复较缓慢。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脑干损伤可能引发血压波动、心率失常或体温调节异常。严重时出现呼吸节律紊乱,需依赖机械通气。脑干作为生命中枢,调控内脏活动,损伤后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平衡被破坏。部分患者伴随消化道出血或排尿功能障碍。

4.吞咽与言语障碍:脑干损伤易导致延髓功能受损,引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或构音不清。相关神经核团控制咽喉肌肉运动,损伤后协调性下降。长期吞咽障碍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需鼻饲喂养。言语障碍表现为发音含糊、语速缓慢,严重者完全失语。

5.意识障碍:轻度损伤可能出现嗜睡或注意力涣散,重度则陷入昏迷或植物状态。脑干网状激活系统受损时,觉醒功能异常,意识恢复与损伤程度相关。部分患者伴随睡眠周期紊乱,长期昏迷者预后较差。

脑干损伤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康复训练应尽早介入,结合针灸或物理治疗改善功能。饮食需调整质地以避免呛咳,定期评估吞咽功能。情绪支持与家庭护理同样重要,长期随访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