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中风艾灸的部位在哪

2025.08.08 10:25

中风艾灸的部位主要集中在手足、背部及头部等区域,尤其是大椎、风池、百会、合谷、足三里等腧穴。这些部位的艾灸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并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从而对中风后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进行艾灸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艾条,确保艾条的质量良好,避免使用劣质产品。艾灸的温度和时间也需要根据个体的耐受能力进行调整,避免过热导致皮肤灼伤。大椎穴位于脊柱的第七颈椎下方,艾灸此处有助于调理全身气血,增强免疫力。风池穴位于颈部后方,艾灸此处可以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促进血液循环。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艾灸此处有助于提高精神状态,改善意识模糊的情况。合谷穴位于手背,艾灸此处可以缓解面部麻木、肢体无力等症状。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艾灸此处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整体功能,促进消化和吸收。

在进行艾灸时,需注意保持环境的通风,以免烟雾过大影响呼吸。艾灸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皮肤的反应,若出现红肿、灼热等不适,应及时停止。艾灸的频率和时间也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初次艾灸可以从短时间开始,逐渐增加。中风患者在艾灸时,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同时,艾灸并非万能,若出现严重症状或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结合专业治疗。艾灸作为辅助疗法,需与其他康复措施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艾灸在中风康复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应谨慎对待,确保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