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患者的肠胃正常吗

2024.09.10 18:14

心力衰竭患者的肠胃通常是不正常的。

心力衰竭时,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全身血液循环障碍。这会影响到胃肠道的血液供应,使其出现一系列异常表现。胃肠道淤血是常见的情况,这会引起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淤血严重时还可能导致黏膜水肿、糜烂甚至出血,进一步加重肠胃的不适。心力衰竭引发的低氧血症等也会对肠胃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使患者容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等问题,进而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

而且,心力衰竭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有些药物可能会对肠胃产生刺激或副作用,比如引起胃肠道不适、腹痛、腹泻或便秘等。同时,患者因为心力衰竭导致的身体不适、活动受限等,也可能会打乱其正常的饮食规律和生活习惯,这对肠胃功能也会造成一定干扰。长期的肠胃功能不正常,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身体恢复,还可能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形成恶性循环。对于心力衰竭患者,不仅要关注心脏功能的改善,也要重视肠胃功能的维护和调理,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适当的运动、药物调整等多方面措施,尽量减轻肠胃功能异常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