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肠梗阻是什么意思

2024.11.07 15:03

肠梗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

当发生肠梗阻时,肠道的正常通畅性受到破坏,导致肠内容物不能顺利地通过肠道向前推进。这可能是由于肠道的机械性阻塞,比如肠腔内有异物、肿瘤堵塞,肠管受压、肠粘连等;也可能是由于肠道动力障碍,如肠麻痹等原因引起。肠梗阻会引起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典型症状。患者会感到腹部阵发性绞痛,疼痛可较为剧烈;呕吐物起初可能是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之后可能出现肠内容物;同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腹胀、肠绞窄、肠坏死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肠梗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且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且发病原因多种多样。除了上述提到的常见原因外,一些先天性的肠道畸形、肠道的血运障碍、腹部手术的后遗症等都可能引发肠梗阻。对于肠梗阻的诊断,除了依据典型症状外,还需要结合腹部X线、超声、CT等检查来综合判断梗阻的部位、程度和原因。治疗方法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解除梗阻等,必要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对于肠梗阻,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关键,以避免病情恶化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肠梗阻的发生也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