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34周早产怎么办

2025.10.14 15:12

34周早产需及时就医、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提供保温措施、进行呼吸支持、预防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34周早产属于晚期早产,需立即送往具备新生儿重症监护条件的医院。此时胎儿肺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可能存在呼吸窘迫风险。医疗团队会根据情况评估是否需要促肺成熟治疗,同时做好分娩准备。转运过程中需保持孕妇平卧位,避免脐带脱垂等并发症。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早产儿出生后需持续监测心率、血氧、体温等指标。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低体温或高体温。每2小时记录一次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同时观察皮肤颜色、肌张力及反应能力,评估是否存在缺氧或神经系统异常。

3.提供保温措施:出生后立即擦干体表羊水,放入预热辐射台或保温箱。维持环境温度在34-36℃,湿度60%-70%。使用暖箱时避免频繁开闭,防止热量散失。若体温低于36℃,需采用袋鼠式护理或加盖保温毯,逐步复温避免过快导致代谢紊乱。

4.进行呼吸支持:约30%的34周早产儿会出现呼吸暂停或困难。轻度症状可通过鼻导管给氧,严重者需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给药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改善肺泡扩张功能。呼吸支持期间定期检测血气分析,调整氧浓度避免视网膜病变。

5.预防感染:早产儿免疫系统薄弱,需严格消毒器械与环境。脐带护理使用碘伏消毒,每日检查有无红肿渗液。延迟首次洗澡时间至体温稳定后,避免破坏皮肤屏障。母乳喂养可增强免疫力,必要时静脉补充免疫球蛋白。

早产儿出院后需定期随访生长发育情况,居家环境保持清洁通风。喂养时注意少量多次,避免呛奶或消化不良。发现嗜睡、拒奶、黄疸加重等情况应立即复诊。家属需学习急救技能,掌握正确喂养和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