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疾病会导致睡眠障碍

2025.09.11 19:34

睡眠障碍可能由抑郁症、焦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疼痛综合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常伴随入睡困难或早醒,情绪低落导致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影响睡眠调节中枢。部分患者出现昼夜节律紊乱,白天嗜睡夜间清醒,严重时伴随睡眠呼吸暂停。

2.焦虑症:过度担忧引发自主神经紊乱,表现为入睡前思维活跃、夜间频繁惊醒。长期焦虑可能降低睡眠质量,导致浅睡眠增多、深度睡眠不足,甚至引发心悸或出汗等躯体症状。

3.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加速代谢,引发心悸、出汗和持续性兴奋状态,干扰正常睡眠结构。患者常主诉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障碍,部分伴随体重下降或手抖。

4.慢性疼痛综合征:关节炎、纤维肌痛等疾病引起的持续性疼痛,直接干扰睡眠连续性。疼痛刺激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夜间觉醒次数增加,部分患者因疼痛被迫采取特定睡姿。

5.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或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损伤脑区睡眠调控功能,表现为昼夜颠倒、夜间谵妄或快速眼动睡眠行为异常。神经细胞退化可能伴随多巴胺分泌异常,进一步加重睡眠碎片化。

出现睡眠障碍需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避免自行服用镇静类药物。调整作息规律、减少睡前刺激有助于改善症状,长期未缓解需进行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