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镜后便血怎么办

2025.01.18 15:26

如果肠镜后便血,可能是正常现象、肠道黏膜损伤、息肉切除术后、肠道原有疾病加重、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正常现象:肠镜检查过程中,肠镜可能会对肠道黏膜产生一定的摩擦和刺激,导致黏膜轻度受损,从而引起少量便血。这种便血通常为短暂性的,颜色较鲜红,量比较少,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2.肠道黏膜损伤:肠镜操作过程中,如果动作不够轻柔或者肠道本身存在一些解剖结构异常等情况,可能会造成肠道黏膜较严重的损伤。这时候便血可能会相对较多,颜色鲜红,可能还会伴有腹痛等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损伤程度给予止血、抗感染等治疗。

3.息肉切除术后:如果在肠镜检查时同时进行了息肉切除术,术后便血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因为息肉切除部位的创面需要一定时间愈合,在愈合过程中可能会有少量渗血。一般来说,如果出血量少,可先观察,注意休息和饮食。但如果出血量大,呈持续性,可能是创面止血不佳,需要尽快联系医生进行处理,可能需要再次内镜下止血等操作。

4.肠道原有疾病加重:如果患者本身患有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肠镜检查可能会刺激肠道,导致原有疾病加重,从而出现便血。这种情况下,便血往往会伴有原发病的其他症状,如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加重的情况。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的治疗,调整治疗方案,如使用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5.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如果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肠镜检查后的微小损伤都可能导致出血不易止住,从而出现便血。这种便血可能持续时间较长,出血量可多可少。需要检查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补充凝血因子等。

在肠镜后如果出现便血,患者要保持冷静,避免剧烈运动,尽量卧床休息。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肠道负担。如果便血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