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肌损伤会引起心力衰竭吗

2024.09.10 18:14

心肌损伤有可能会引起心力衰竭。

当心肌受到损伤时,其正常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会受到影响。心肌损伤可能源于多种原因,如心肌梗死、心肌炎、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心肌肥厚、心脏毒性药物的影响等。随着心肌损伤的进展,心脏的泵血能力逐渐下降。心脏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出以满足身体的需求,导致血液在心脏内淤积,同时也会引起肺部和体循环的淤血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进而逐渐发展为心力衰竭。

进一步来说,心肌损伤后,心肌细胞的数量减少或功能受损,心脏的收缩力减弱,每搏输出量降低。为了代偿这种变化,心脏会通过增加心肌的收缩频率、扩大心脏容积等方式来试图维持正常的泵血功能。但这种代偿是有限度的,长期过度的代偿会导致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恶化,心脏逐渐扩大、心肌变薄,心脏的舒张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同时,心肌损伤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等,这些系统的过度激活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和损伤,加速心力衰竭的发展。心肌损伤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心律失常又会进一步影响心脏的功能,促进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心肌损伤是导致心力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和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