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期防止产后出血需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高危因素、产程中合理使用宫缩剂促进子宫收缩、规范操作避免产道损伤、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完整性、产后密切观察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具体分析如下:
1.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妊娠期间定期评估孕妇健康状况,重点关注是否存在贫血、胎盘异常或多胎妊娠等风险。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胎盘位置及胎儿情况,对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者提前制定干预方案。对凝血功能障碍者需纠正异常指标,必要时转诊至具备输血条件的医疗机构待产。
2.产程中合理使用宫缩剂促进子宫收缩: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或肌注缩宫素,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力以减少出血。若宫缩乏力持续存在,可联合使用麦角新碱或前列腺素类药物。用药需严格掌握剂量与禁忌症,避免因药物过量导致血压升高或冠状动脉痉挛。
3.规范操作避免产道损伤:助产时控制胎头娩出速度,避免暴力牵拉造成宫颈或阴道裂伤。会阴侧切需根据胎儿大小及产道条件谨慎选择切口位置。器械助产时确保操作轻柔,产后立即检查软产道,发现裂伤需分层缝合止血。
4.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完整性:胎盘自然剥离后需全面检查胎膜是否完整,观察母体面有无缺损或血管断裂。若怀疑胎盘残留,需在超声引导下清宫或手动探查宫腔。部分粘连者可采用宫腔填纱压迫止血,完全植入者需手术切除。
5.产后密切观察出血量及生命体征:产后2小时内每15分钟监测血压、脉搏及阴道出血量,使用专用集血器量化评估。出血超过500mL需启动应急流程,补充血容量并排查原因。持续按摩子宫促进收缩,警惕迟发性出血风险。
分娩过程中需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避免产妇因寒冷导致血管收缩。医护人员需熟练掌握急救流程,确保药品器械处于备用状态。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减少因应激反应引起的宫缩异常。产后鼓励尽早哺乳,通过反射性缩宫素分泌辅助子宫复旧。
相关推荐
产后同房出血要不要紧
女性除月经期外,出现的阴道流血都属于异常现象,应以重视。阴道自然分娩过产褥期,剖...
2020-04-28 17:15:22 520次点击
产后十天突然出血量多怎么回事
产后十天突然出血多,首先也要看是哪一种分娩方式,如果说自然分娩要考虑是否有胎盘残...
2019-09-16 14:55:54 196次点击
产后出血有什么危害
产后出血这个概念就是在胎儿娩出后,出血量达到500毫升,把它定义为产后出血。那如...
2019-11-06 20:24:59 416次点击
什么是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顾名思义大众化的理解,就是孩子生出来以后,发生大量出血。其实每一个生孩子...
2019-11-05 09:44:54 129次点击
晚期产后出血并发症有哪些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在产乳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一般来说出血量超...
2019-04-27 09:40:01 475次点击
产后淤血与分娩时出血多有关吗
产后淤血与分娩时出血有一定的相关性。正常分娩时阴道会有少量的出血,一般不超过50...
01:13
产前怎么做能防产后出血
产前要预防产后出血,需要做好产检,适当活动为分娩做准备,放松心情等。产后出血原...
01:06
怎么预防产后出血
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有:产前一定要控制好胎儿体重,过大会影响产后子宫收缩,尽量减...
01:02
分娩时什么情况会引起产后出血
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均会引起产后出血。分娩以下情况容易引起产后出血:1.产妇...
01:09
产妇分娩时会大出血吗
产妇在分娩时会有大出血的风险,女性在分娩过程中,历时的时间有长有短,而且存在部分...
01:03